齿轮泵的性能特点和日常操作要点
齿轮泵工作时,在齿轮和轴承上承受径向液压力的作用。如图3-7所示,泵的右侧为吸油腔,左侧为压油腔。在压油腔内有液压力作用于齿轮上,沿着齿顶的泄漏油,具有大小不等的压力,就是齿轮和轴承受到的径向不平衡力。液压力越高,这个不平衡力就越大,其结果不仅加速了轴承的磨损,降低了轴承的寿命,甚至使轴变形,造成齿顶和泵体内壁的摩擦等。为了解决径向力不平衡问题,在有些齿轮泵上,采用开压力平衡槽的办法来去掉径向不平衡力,但这将使泄漏增大,容积速率降低等。CB—B型齿轮泵则采用缩小压油腔,以减少液压力对齿顶部分的作用面积来减小径向不平衡力,所以泵的压油口孔径比吸油口孔径要小。
齿轮泵要能连续地供油,就要求齿轮啮合的重叠系数ε大于1,也就是当一对齿轮尚未脱开啮合时,另一对齿轮已进入啮合,这样,就出现同时有两对齿轮啮合的瞬间,在两对齿轮的齿向啮合线之间形成了一个封闭容积,一部分油液也就被困在这一封闭容积中〔见图3-5(a)〕,齿轮连续旋转时,这一封闭容积便逐渐减小,到两啮合点处于节点两侧的对称位置时,封闭容积为小,齿轮再继续转动时,封闭容积又逐渐增大,直到容积又变大。在封闭容积减小时,被困油液受到挤压,压力急剧上升,使轴承上突然受到很大的冲击载荷,使泵剧烈振动,这时高压油从全部可能泄漏的缝隙中挤出,造成功率损失,使油液发热等。当封闭容积增大时,由于没有油液补充,因此形成局部真空,使原来溶解于油液中的空气分离出来,形成了气泡,油液中产生气泡后,会引起噪声、气蚀等一系列恶果。以上情况就是齿轮泵的困油现象。这种困油现象为严重地影响着泵的工作平稳性和使用寿命。
为了去掉困油现象,在CB—B型齿轮泵的泵盖上铣出两个困油卸荷凹槽,其几何关系卸荷槽的位置应该使困油腔由大变小时,能通过卸荷槽与压油腔相通,而当困油腔由小变大时,能通过另一卸荷槽与吸油腔相通。两卸荷槽之间的距离为a,需要确定在任意时候都不能使压油腔和吸油腔互通。
按上述对称开的卸荷槽,当困油封闭腔由大变至小时,由于油液不易从即将关闭的缝隙中挤出,故封闭油压仍将高于压油腔压力;齿轮继续转动,当封闭腔和吸油腔相通的瞬间,高压油又突然和吸油腔的低压油相接触,会引起冲击和噪声。于是CB—B型齿轮泵将卸荷槽的位置整个向吸油腔侧平移了一个距离。这时封闭腔只有在由小变至大时才和压油腔断开,油压没有突变,封闭腔和吸油腔接通时,封闭腔不会出现真空也没有压力冲击,这样改进后,使齿轮泵的振动和噪声得了进一步改进。
齿轮泵的性能特点
1、齿轮泵的允许排出压力取决于齿轮泵工作机构的强度及原动机容量,为防止排出压力突然增大(如排出管堵塞)而引起泵及管路损坏,齿轮泵一般均装有控制阀。
2、齿轮泵在相应的排出压力之前流量和压力的关系是接近直线的,即压力与排量无关。但排出压力继续升高时,由于泵内泄漏增大和稳定阀回流增大,反而使流量降低。在某一压力时,流量大,速率也高,则此压力称为齿轮泵的工作压力,此时的排量为额定排量,速率为速率不错。
3、流量与排出压力基本上无关,流量和压力有脉动,无进液、排液阀,结构比往复泵简单,制造容易,维修方便,运转,流量比往复泵均匀;适用于不含固体杂质的高粘度液体。
4、齿轮泵在一般情况下都有相应的自吸能力,除启动前须充满液体外,一般不需灌泵。另外进出入口不需装吸入阀和压出阀,但在某些情况下应在出入口安装单向阀。管线上如装有阀门,启泵运转需要打开,停泵时可不必关闭阀门,因而操作简单。
齿轮泵里进入污染物会影响泵的工作速率,严重的还会引起齿轮泵故障,甚至报废。做好防止杂质进入齿轮泵是重要的日常操作及维护的要点。
1、定期检查、换液压油液。应根据液压设备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和维护保养规程的有关规定,定期检查、换液压油液。换液压油液时要飘清洗油箱,冲洗系统管道及液压元件。
2、防止空气进入。正确使用排气阀,确定液压系统、是液压泵吸油管路全部密封。系统回油尽量远离液压泵吸油口,为回油中的空气逸出提供充足时间,回油管管口应为斜切面并伸人油箱液面以下,减少液流冲击。
3、过滤。滤除系统产生的杂质,过滤越,则油液清洁度等级越好,元件的使用寿命越长。应在系统的相应部位安装适当精度的过滤器,并且要定期检查、清洗或换滤芯。
4、不怕水、排水。油箱、油路、冷却器管路、储油容器等应密封良好,不渗漏。油箱底部应设排水阀。受到水污染的液压油呈现乳白色,应采取分离水分措施。
5、防止、减少外来污染。液压传动系统在装配前、后严格清洗。在加注和排放液压油以及对液压系统拆装的过程中,应保持容器、漏斗、管件、接口等的清洁,防止污染物进入。
6、控制液压油液的工作温度。液压油液的工作温度过高会加速其氧化变质,产生各种生成物,缩短它的使用期限,所以要限制油液的高使用温度。齿轮泵液压系统要求理想温度为15~55℃,一般不能超过60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