齿轮油泵使用后的维修与使用注意事项
齿轮油泵使用后怎样修理?下面,为您详细介绍一下:
一、泵壳内腔的修理:泵壳内腔磨损后,一般采取内腔镶套法修理,即将内腔搪大后镶配铸铁或钢衬套。镶套后,将内腔搪。
二、阀座的修理:限压阀有球形阀和柱塞式阀两种。球形阀座磨损后,可将一钢球放在阀座上,然后用金属棒轻轻敲击钢球,直到球阀与阀座密合为止。如阀座磨损严重,可先铰削除去磨痕,再用上法使之密合。柱塞式阀座磨损后,可放入少许气门砂进行研磨,直到密合为止。
三、泵盖的修理:工作平面的修理:若泵盖工作平面磨损小,可用手工研磨法去掉磨损痕迹,即在平台或厚玻璃板上放少许气门砂,然后将泵盖放在上面进行研磨,直到磨损痕迹去掉,工作表面平整为止。当泵盖工作平面磨损超过0.1毫米时,应采取先车削后研磨的办法修理。
四、润滑油泵壳体的修理壳体裂纹的修理:壳体裂纹可用铸508镍铜焊条焊补。焊缝须紧密而元气孔,与泵盖结合面平面度误差不大于0.05毫米。
五、主动齿轮泵是应用普遍的一种齿轮泵,一般齿轮泵常常指的是齿轮泵。它的结构主要是有主动齿轮、从动齿轮、泵体、泵盖与阀等组成。泵体、泵盖与齿轮构成的密封空间就是齿轮泵的工作室。两个齿轮的轮轴分别装在了两泵盖上的轴承孔里,主动齿轮轴伸出了泵体,由电动机带动着旋转。齿轮泵结构很简单、重量轻、造价低、工作、应用范围广。
六、主动轴衬套孔与从动轴孔磨损的修理:主动轴衬套孔磨损后,可用铰削方法去掉磨损痕迹,然后配用加大至相应尺寸的衬套。从动轴孔磨损也以铰削法去掉磨损痕迹,然后按铰削后孔的实际尺寸配制从动轴。
轴与衬套磨损后的修理:齿轮泵主动轴与衬套磨损后,其配合间隙增大,必将影响泵油量。遇此,可采用修主动轴或衬套的方法恢复其正常的配合间隙。若主动轴磨损轻微,只需压出旧衬套后换上标准尺寸的衬套,配合间隙便可恢复到允许范围。若主动轴与衬套磨损严重且配合间隙严重超标时,不仅要替换衬套,而且主动轴也应用镀铬或振动堆焊法将其直径加大,然后再磨削到标准尺寸,恢复与衬套的配合要求。
齿轮泵工作时,主动轮随着电动机一起旋转并带动从动轮跟着旋转。当吸入室的一侧的啮合齿逐渐分开的时候,吸入室容积会增大,压力降低,便将吸人管里的液体吸到泵里;吸入液体分为两路在齿槽里被齿轮推到排出室。液体进入排出室之后,由于两个齿轮的轮齿不停啮合,便液体受挤压而从排出室进入排出管当中。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不停地进行旋转,泵就能不停地吸入和排出液体。
齿轮泵停止运转后的要求:
一、低温齿轮泵停车时,当无特别要求时,泵内应经常充满液体;吸入阀和排出阀应保持常开状态;采用双端面机械密封的低温泵,液位控制器和泵密封腔内的密封液应保持泵的灌浆压力。
二、离心齿轮泵停止运转后应关闭泵的人口阀门,待泵冷却后再依次关闭附属系统的阀门。排出泵内积存的液体,防止锈蚀和冻裂。
三、输送易结晶,易凝固,易沉淀等介质的齿轮泵,停泵后应防止堵塞,并及时用清水或其他介质冲洗泵和管道。
四、高温齿轮泵停车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执行,停车后应每偏20一30min盘车半圈,直到泵体温度降至50℃为止。
齿轮泵使用所需注意事项:
一、齿轮泵在正常运转时,即使是自动化程度较不错不需要监控的泵,至少每班要做一、二次检查,如前所述这是早期发现异常现象的重要工作之一,此外,根据需要还应做定期巡回检查。
二、齿轮泵在日常检查中,除充足运行控制,测试仪表外,还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。看一看各部仪表指示压力、流量、温度、电流、电压是否正常及闻一闻有否异常味道,液态烃、汽油、苯等泄漏的嗅味,设备油漆、胶皮等绝缘烤焦的糊巴味等。
三、齿轮泵要是想早期发现异常,便需要掌握平时正常运转的情况并对其进行检查、检修等都详细做好记录,这种基础资料除对检查故障不可少外,还有助于日常维修和早期问题防预。